-  王娣娣;犊牛大肠杆菌病是新生犊牛的高发性传染病,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的养殖场中较易发病。患病犊牛出现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犊牛死亡。参考国内相关文献及实地调研,系统梳理其病原学特征、流行特点及剖检变化,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合理选用抗生素及中药辅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2025年10期 v.36;No.43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豪;蔡海情;杨前兵;杨健康;杨小碎;杨喆;针对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4年12月某羊场发生的一起羊口疮诊治展开总结讨论。诊治过程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采集患羊口内部、唇部、蹄部等溃疡和结痂病料,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普通PCR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患羊内口部、唇部、蹄部病料均检出羊口疮核酸阳性,确诊为羊口疮感染,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唇型和蹄型。唇型治疗主要以疮面消毒并配合2%龙胆紫、锅底灰、青霉素等消抹治疗。蹄型治疗则使用聚维酮碘浸泡,再用3%龙胆紫和土霉素软膏涂抹。对于产生大面积疮面、病羊衰弱、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肺炎等严重病例,除进行上述治疗外及时补充电解多维,肌内注射氟苯尼考同时为防止其他患羊感染,按体质量给患羊口服鱼腥草粉末和磺胺嘧啶。症状较轻的患羊经上述治疗,1周恢复正常;唇型和蹄型羊口疮病例经治疗,2周后唇部水泡逐渐消散,痂皮脱落,可正常采食,蹄部溃烂皮肤也逐渐恢复正常;严重病例,1个月后恢复正常。为同类病例的诊治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0期 v.36;No.43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小勇;王瑞;王改宁;为提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效果,针对致病因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认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加强饲养管理、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定期免疫接种及早期诊断处置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防控体系。患病羊采用抗生素或中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2025年10期 v.36;No.43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代兵;为降低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深入探究有效诊治策略。首先,系统剖析了混合感染的发病原因,阐述了病猪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其次,归纳了有效的诊断方法;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可为降低猪蓝耳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发生概率及有效应对此类疫病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2025年10期 v.36;No.437 82-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建清;分析了母猪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并围绕临床诊断、乳汁理化指标检测及病原学检测等早期诊断技术进行阐述,提出优化种猪选育、加强环境管理、科学饲养与合理药物干预等一体化预防措施,旨在为规模化养殖场精准防控母猪乳房炎提供参考,推动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5年10期 v.36;No.437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洪;断奶仔猪传染性腹泻是由多种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综合性传染性病症,病因可分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具体又可包括多种病原。针对断奶仔猪传染性腹泻的临床防治,分析其具体发病原因及相应临床症状,结合强化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使用疫苗免疫等措施降低断奶仔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生。掌握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养殖损失。 2025年10期 v.36;No.43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小华;蔺军;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胃肠炎、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从流行特点、传播方式、典型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病理剖检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介绍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PCR核酸检测等多种现代化诊断方法。基于临床实践,重点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涵盖疫苗接种、环境消毒等方面的预防措施,以及免疫支持等临床治疗方案。旨在为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科学、系统的诊疗指导,提升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水平。 2025年10期 v.36;No.437 92-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鹏;林德军;涂英军;肉鸡霉形体病是一种由霉形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隐匿性强、病程较长,易诱发继发感染,使养殖效益大幅下降。因此,科学精准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策略对于该病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围绕肉鸡霉形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详细介绍了血清学检测、病原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现代诊断技术,提出种源净化、疫苗接种、环境管理及药物预防等防控技术,以及抗生素治疗、中药辅助治疗等治疗方法。旨在推动养鸡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25年10期 v.36;No.437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