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
一、前置部分
1、中文题名
题名是论文的总纲,是反映论文中重要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题名中的词语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所需的实用信息,应使用标准术语、学名全称、药物和化学品通用名称,不应使用广义术语、夸张词语等。
2、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应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多作者且分属不同单位的,用“1、2、…”作上标注;通信作者需在该姓名右上角标注“通信作者”。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撰写应符合GB/T 6447的规定。摘要的内容通常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宜采用报道性摘要,也可采用报道/指示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可采用结构式。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便于文献检索从题名、摘要或正文部分选取出来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关键词不应使用太泛指的词,例如“方法”“理论”“分析”等。每篇论文以选取3-8个关键词为宜。
5、英文题名及作者信息
题名仅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首字母本应大写者例外)。汉语拼音姓名中姓的字母全大写,名用全称,首字母大写。
6、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与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对应。中文关键词每个词的首字母小写(应大写者例外);词间用“;”分隔。
二、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通常包括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等。正文的表述应科学合理、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文字顺畅。
1、引言
引言内容通常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理由,预期结果及其意义和价值。
2、主体
主体部分应完整描述研究工作的理论、方法、假设、技术、工艺、程序、参数选择等 ,清晰说明使用的关键设备装置、仪器仪表、材料原料,或者涉及的研究对象等。以便于本专业领域的读者可依据这些描述重复研究过程;应详细陈述研究工作的过程、步骤及结果,提供必要的插图、表格、计算公式、数据资料等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说明和讨论。
主体部分的结构,一般由具有逻辑关系的多章构成,如理论分析、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均宜独立成章。
3、结论
结论是对研究结果和论点的提炼与概括,不是摘要或主体部分中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编章编号。
如果推导不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写作“结束语”,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等。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符号、著录格式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应符合GB/T 7711的规定。
三、附录
论文一般不设附录;但那些编入正文部分会影响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有碍论文结构的紧凑性、对突出主题有较大价值的材料,以及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设备、技术等的详细描述,可作为附录编排于论文的末尾。